從公路到空港,從空港再到港灣,廣西交通運輸工作一路前行、一路征歌。
近來,記者跟從“沿著高速看我國——赤色之旅”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來到廣西,深入感受廣西現代歸納交通運輸系統建造的大踏步開展。
有路可走——行駛在喀斯特的“綠色”高速“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在被譽為“我國最美喀斯特山水意境旅行高速公路”的桂陽高速公路上,沿途一幅幅美麗的“桂林山水”畫卷映入眼簾。
桂林至陽朔高速公路是廣西桂林銜接臨桂至陽朔的一條高速公路,為我國國家高速公路網中包茂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因為桂陽高速公路全線大部分在喀斯特地貌中穿行,自身就面對建造技能難題,怎么“綠色”建造更是極大的應戰。
桂陽高速公路建造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桂陽高速采用綠色低碳環保的“復拌就地熱再生”“薄層罩面”工藝啟動路面大修工程,就地熱再生規模達119萬平方米,超薄層罩面規模達90萬平方米。經過采用綠色環保工藝,路面大修節省11萬噸瀝青混合料,削減1.3萬噸碳排放,節省能耗0.6萬噸標準煤。
2021年1月20日,G65包茂高速桂陽段路面大修工程順利完工,路面“舊貌換新顏”,平整、舒適、美觀的“綠色”高速為司乘帶來高效、暢通的出行環境。
共同的喀斯特地貌峰林、婀娜的漓江美景與蜿蜒的公路交相輝映,“綠色”的桂陽高速穿行其中,宛如游走于山水間的巨龍。
有機可乘——才智空港助力空鐵聯運“鳳鸞疊舞、鳳翎山水。”南寧世界空港歸納交通紐帶工程的規劃理念形象地描繪了空港建造的共同與奇妙。
據了解,南寧世界空港歸納交通紐帶工程(簡稱GTC項目)是廣西第一個集民航、高鐵、地鐵和高速公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歸納交通紐帶建造項目。因為高鐵和地鐵同層并線,高鐵地鐵候車大廳與換乘大廳同層設置,旅客在高鐵、地鐵、機場間的換乘距離僅有200米左右。
“換乘如此迅速快捷,這在國內GTC項目中并不多見。”廣西南寧機場歸納交通紐帶建造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明,“城市客運中,地鐵軌跡、高速公路出租車、網約車等多種立體交通的高效換乘都在這兒解決了,這種歸納交通大大節省了土地資源。”
南寧世界空港不僅換乘快捷,更是才智空港。記者了解到,空港建造過程中,打造航空、鐵路、地鐵、高速公路等多種信息采集、交互、處理的智能化系統,如才智消防、才智安防、才智無人收費系統等,未來整個空港將是綠色生態的才智空港。
據悉,整個項目將在2022年10月完結,到時,南寧世界空港歸納交通紐帶將實現多種交通方式立體換乘、無縫銜接,添補廣西空鐵聯運的空白;同時機場與城市、工業交融將加速開展,滿意南寧吳圩世界機場遠期規劃(年度)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的需求。
有船可坐——北部港灣打造世界陸海交易新通道作為國家十大世界紐帶海港之一,北部灣港是我國與東盟國家海上交易的重要口岸,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世界門戶港。
數據顯示,至2020年底,北部灣港具有生產性泊位271個,公共航道總里程205公里,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從2017年的178列開展到2020年的4600余列。完結貨物吞吐量3億噸,全國排名從2018年的14位上升到第11位,成為華南地區僅次于廣州港的第二大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初次突破500萬標準箱,增幅在全國沿海首要港口排名第一,躋身全國前10、世界前40。
被問及北部灣港未來開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斯祿信心十足,“目標便是到‘十四五’末,港口吞吐量突破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千萬標箱。”
廣西港航開展中心黨委書記王永興表明,下一步將交流西江黃金水道和北部灣世界紐帶海港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供給西部陸海大運能的“水水中轉”通道,將北部灣打造成為西南中南區域面向東盟、銜接全球的世界海港紐帶。
從海上到陸上,從地面到空中,立體大交通系統的構建,成為了廣西經濟社會騰躍開展的強力支撐,廣西的路越來越寬,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