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國家每一分錢,每一片藥,真正讓每個家庭受益”
——山西為育齡婦女增補葉酸預防新生兒神經管出生缺陷
新華網太原6月24日電(記者劉翔霄)位于山西東北部的靈丘縣,曾是這個省新生兒神經管畸形發生率最高的縣份。近年來,通過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葉酸,這里的育齡婦女生下了一個個健康寶寶。
葉酸是維生素的一種。專家經過多年科研發現,育齡婦女體內缺乏葉酸,會導致新生兒神經管畸形的發生。而經過大量的人群調查發現,北方人的葉酸攝入量普遍較低,細胞內葉酸的含量也較低,從而使胚胎發育受到影響。
山西是出生缺陷的高發省份,在西北和華北地區都具代表性。其中,神經管畸形發生率為102.27/萬,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1997年以來,在普及出生缺陷基本知識的同時,當地重點實施了為育齡婦女增補葉酸的計劃。
“通過為準備懷孕和懷孕早期的婦女免費提供葉酸片,有效降低了重大神經管缺陷發生。”山西省衛生廳婦社處處長郭湛英告訴記者,育齡期婦女服用葉酸以來,山西省新生兒神經管畸形發生率由1997年的102.27/萬,下降到2008年的19.82/萬,減少出生缺陷4萬余例。
據介紹,目前山西已有52個貧困縣的10萬余名孕產婦服用了免費發放的葉酸。很快,山西所有縣份的農村孕產婦,都將能夠在孕前及孕早期領取并服用免費發放的葉酸。
據了解,通過專家的指導,育齡婦女在孕前三個月及孕早期三個月將分別服用一盒葉酸,每人總共服用6盒。專家說,這是很安全的劑量,孕產婦可以放心服用。
據山西省衛生廳統計,僅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的半年期間,山西省采購的54萬瓶葉酸已發放27萬瓶,發放率為50%,服用葉酸的待孕婦女為81500人。
山西利用農村婦幼衛生網絡,為準備懷孕的婦女免費發放葉酸片,并展開回訪跟蹤。“這項工作涉及的人群量大,工作量大,對于醫療機構來說并沒有任何經濟效益,但卻是惠及千萬家庭的好事。”負責組織這項工作的專家說。
在“看服第一片”的基礎上,山西還提出了“311”的葉酸管理模式。即三天內督促兩次,一周檢查一次,一月督查服藥后填報一次,防止領而不服或漏服,確保葉酸的服用效果。
“國家將這項工作納入六項公共衛生項目,體現了對每一名育齡婦女和每一個家庭的關注。”郭湛英說,“我們一定要把國家的每一分錢,每一片藥用好,真正讓每個孕婦受益,每個家庭受益。”